明年中板市场更卷!山东多家陶瓷厂计划转产
近年来,由于中板销售相对不错,因此不少陶企纷纷上线生产。而在山东产区,近两年的中板产能亦在持续扩增,据了解,近期山东产区又有多家陶企计划改产或正在技改中板。
截止目前,山东淄博、临沂两大陶瓷产区就有9条生产线计划于明年转产中板(含技改或重启),其中7条为技改转产,2条为重启中板生产。届时,山东产区中板生产线将至少达到20条,而在2022年底,山东产区仅有中板生产线11条,日总产能40.70万平方米。
有行业人士分析表示,受下游房地产市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瓷砖市场的整体需求减弱,除了山东产区,其它产区不少陶企也有转产中板的计划。“预计到明年,随着中板产能的进一步增加,中板市场将更加内卷。”
看好中板
山东9条线技改
或重启中板生产
近年来,受产品的迭代升级冲击,瓷片销售不尽人意,大多数瓷片生产厂家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作为国内最大的瓷片生产基地,临沂多数瓷片生产厂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尤其是2023年,瓷片销售形势更是不如往年。
据统计,在临沂产区现有的15条瓷片生产线中,今年正常开工的也就5-6条,大多数瓷片线处于长期停置或短期生产状态。“今年瓷片生产线的整体开工率不足50%,对于停产的瓷片生产线来说,就别提利润了,而且生产线的闲置也会造成一定浪费。”临沂产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如是说道。
(图片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去年,临沂瓷片整体销售还算不错,部分陶企还带动库存销售。然而,一年时间不到,瓷片的销售就急转直下。首先,与当下房地产行业整体不景气有着很大关系,其次,终端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在发生显著变化。
谈及退出瓷片生产的原因,临沂一陶企负责人坦言,“当下瓷片价格太透明了,几乎没有利润,大家的生产成本也已经控制到极致,很难再降下来,所以说坚持生产瓷片,未来的日子会更难受。而改产中板,迎合了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一定量的支撑。”
产品的迭代升级,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于以瓷片为主要产品的陶企而言,中板成为转产与替代的首选。截止目前,临沂产区已有坤宇建陶、朗宇建陶、金昌建陶、连顺陶瓷4家陶企计划将瓷片线改产中板,且多数厂家已处于紧张的技改阶段,计划明年正式投产。
在淄博产区,除了耿瓷、金亿、舜元已在紧张改线外,狮子王陶瓷、国鹏陶瓷2家陶企计划重启中板生产。
明年中板“内卷”或加剧
陶企强化品质、差异化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下多家陶企中板生产线技改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加剧明年山东产区中板的价格战。尽管如此,不少陶企仍寄望通过转产技改中板,来改变瓷片被迭代及每况愈下的局面。
“主要是瓷片当下受中板、地砖上墙的冲击太大了,而接下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延续,除工程类采购,瓷片在终端零售市场的销量将越来越小。”临沂一陶企负责人分析认为。
实际上,不仅仅是山东,其它产区亦有不少陶企计划将瓷片生产线技改或正在技改为中板生产线。据不完全统计,明年仅河北、山东等北方产区新增的中板日产能将达到70万㎡左右。
(图片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上述临沂一陶企负责人表示,尽管对明年中板市场的内卷有担忧,但大多数陶企对技改中板仍然充满信心。“开弓没有回头箭,硬着头皮也得上”。
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陶企早早做好了各自的发展规划。据了解,在技改计划出台前,就有不少陶企确立了自己的产品定位——抓好品质,差异化生产。“改产之后,我们坚持差异化销售,不再在产能规模上搞竞争,做好产品、做好差异化,市场总是有的,而这也是我们目标客户所需要的。”
(文章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宏宇东鹏蒙娜丽莎等陶企上榜重要榜单
没有成本优势的福建陶企拿什么拓展市场?
停窑、拍卖…透视年底陶企现状!
东鹏瓷砖双十一蝉联天猫三连冠等
网络平台假货猖獗!东鹏简一恒福等集体发声明打假
国产“辊道窑+隧道窑”两项技术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