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双11后的家具市场:线上线下相爱相杀
2023年双11已落幕,回望双11期间家具市场的表现,线上、线下两大渠道的表现各有千秋。
就线上渠道来看,多家家具企业发布了详细战报,双11成交额同比增长幅度不乏超过两位数者。再看,线下渠道,主流卖场亦集中精力打响抢单战,落地多种爆破活动,成交亦有体现。
此外,线下渠道正加大力度承接线上流量,进一步夯实线上线下营销闭环的成效。
当然,也有部分门店销售人员的感受是“客流量明显减少”、“业绩滑坡太大 ”。
双11期间,发生在海氏烤箱、慕思股份、觅光美容仪等企业身上的纷争,也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品牌和渠道之间博弈的讨论。
两者之间的博弈要点在哪,又该如何共生、共存,把市场蛋糕共同做大、分好,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再被推至台前。
部分线下门店仍能享受双11期间的优惠
通过走访,搜狐财经发现,或受行业特性限定,线下渠道依旧是目前不少家具企业的创收主力。
“我们走线上渠道很少。”在一位家具制造端的业内人士看来,对大型家具厂商来说,线上渠道的作用主要系线下实体店铺引流手段。即线上主要起品牌宣传作用,为线下导流。
该人士称,家具产品的非快消品属性,决定了床垫、沙发等产品的用户更注重线下眼见为实而非线上买单。
广发证券研报也曾指出,家具行业的电商渠道发展存在天然的沟通场景瓶颈和短板。
“家具行业是一个低频、重体验、关注质量的行业,电商模式难以满足充满细节、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制约了电商模式下家具品牌的发展。”在该机构看来,线下途径可以提供“产品选择、体验、试用流程及处理产品定制、下单、运送及协调安排的全面服务”。
以主营全屋定制家具业务的索菲亚为例,其直营店的销售人员在交流中就指出,线上渠道主要系专员接受咨询,最终会分发至线下渠道为消费者服务。
在索菲亚的天猫店铺,用户的购买流程为先在线上预约,等待线下门店邀约,最后到店体验下单;店铺的客服称,用户完成线上预约后,公司会按照就近原则将客户的订单分发给附件门店。即没有经销商加盟的门店和公司直营的门店之分,只是作为下单的用户,其仍可以选择是线上支付还是线下付款。
不过,不少家具企业针对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特地做了型号、价格方面的区隔,即线上线下不设置同款产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个渠道的竞争。即便如此,在刚结束的双11,线上线下最终呈现的成绩仍分化明显。
家具企业的线上渠道“再创新高”,如在京东平台,喜临门等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顾家家居等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帕沙曼等成交额同比增长200%以上,家具品类提供送装一体服务的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线下双11的战况同样火热,据大材研究的观察,大量企业晒出了门店活动的现场情况,人流如织的热闹并不少见。一些企业发布的动态显示,多家门店在双11期间实现了数十万到数百万营收的突破。
不过,也有门店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有门店人员告诉搜狐财经,今年双11和往年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有销售表示客流量有了明显减少。
“在前两年因为客观条件装修不了,但是陆陆续续我们还在卖,但今年特别明显,这儿就是没人。我们商场周六、周日,(以前)平时正常是上午开门就开始有人了,但是(现在)我们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才偶尔来人,就是业绩滑坡太大。”其中一位销售表示。
与线上渠道相比,线下价格“更贵”成为消费者共识。
即使如此,还是有多位消费者表示,对于家具产品,还是更倾向去线下购买。
一位即将装修的95后业主的感受是,“线下会有一些折扣,线上没见过实物,不大可能会去购买”;一位租客在交流中则谈到,“床垫,一定要亲自去家具市场选,血的教训。”
即便是线上双11已经过去,但多位门店销售在交流中还是称,现在能给到双11优惠。
谈及线下与线上的价格差异,前述家具制造端业内人士告诉搜狐财经,“行业里有一些家具产品会存在偷工减料情况。”
“比如说同样的床,本来床排骨架应该有12根,但线上渠道可能会把排骨架改为八根,消费者可能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但对商家来说,剪掉四根排骨架就会省很多钱。”其指出。
走访中,还有企业反映,受房地产及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经销商的门店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在北京的一家家居大卖场,就有一位门店销售透露,即使一些大品牌经销商,也难逃倒闭命运。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侵删)
“相爱相杀”下的品牌方和渠道
经销商和品牌方,在许多行业都是“相爱相杀”的存在,多个家具品牌的经销商在交流中告诉搜狐财经,当前仍不乏品牌方通过压货、收取装修费用等形式对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形成挤压。
据业内人士介绍,装修门店等费用是品牌方赚经销商钱的方法之一。比如在某软体家具企业披露的加盟条件中,就曾明确表示需要“准备资金一般在50-200万”。
该企业在其招股书中表示,“经销门店地址由经销商自行选择并经公司确认,经销商按照公司统一的门店装修标准进行装修。”
“家具企业赚的不只是经销商的产品钱,企业虽然不说是‘加盟费’,但是会平摊到装修设计费用里,会赚更多。”业内人士介绍道,加盟费、帮扶营销等费用对品牌方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此外,虽然不少家具企业会对经销商装修进行补贴,但补贴额度与经销商的实际支出相比是杯水车薪。比如上述企业的招股书中表示,装修补贴按经销商在当年度新开立的店铺面积计算,补贴区间为400元/㎡-1600元/㎡。
业内人士还称,压货政策也是经销商容易被品牌方“收割”的一大痛点。经销商的提货数量、金额与优惠挂钩,若经销商无法完成提货目标,会面临“负返点”和“提高提货价格系数”等惩罚。在此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经销商因未能完成提货要求而关店的结果。
“压货在家具等行业存在相当普遍,甚至每个阶段的压货还有任务指标。”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认为,压货对经销商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于占用资金、增加库存压力,进而带来经营风险。
“假如卖不掉,就砸在手里了,对有些经销商将是很可怕的灾难;再者,因此导致的精神压力无疑非常大。”他指出。
不过,他也提到,压货政策对厂家来讲却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通过压货提振经销商的斗志,毕竟看到手中的存货很多,经销商必须千方百计卖出去才行,相当于是变压力为动力的一种方式。再者,压货可以占据经销商的销售资源分配,挤压推广其他品牌的可能性。”
交流中,搜狐财经还发现,与直营门店不同,经销商更强调单打独斗,也更少被品牌方“眷顾”。根据多位家具直营店销售反馈的信息,直营店员工主要拿工资,房租、订单等无需自己操心,经销商则需要为自己的门店盈亏而负责。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的赋能力度比较大,对部分经销商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双赢的局面更容易形成。据大材研究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有上百的家居品牌,正展开从培训、数字化、主动营销、线上引流及主动陪跑等环节入手, 助推经销商的成长。
即使如此,也很难避免有些竞争力不强或资金链脆弱的经销商面临困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搜狐财经,她的朋友是某家具品牌经销商,去年自己开三家店,“目前已经撤了2家店,不到半年赔了快50万。”
她指出,除了门店租金支出、装修赔钱外,还有总代从中间赚差价,“总公司给经销商的优惠被总代自己拿着,落实不到更下一级的经销商层面。”
从另一方面来看,经销商的良莠不齐也对品牌方的品牌形象形成一定损害。一位业内人士爆料,很多经销商“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一些沙发后垫是可以活动拆卸的,打开后会发现不是品牌自己的logo而是写的‘精品沙发’。”其表示,这些“精品沙发”logo的产品,很有可能是经销商图便宜去香河等地进货。
此外,还有一些经销商倒闭或者店铺转让后,原先购买产品的客户找上门才发现没有售后,也为品牌用户心智养成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品牌方和渠道,要如何在博弈之外共生共存呢?
邓超明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厂家需要公开合作中涉及到的所有关键信息,比如对经销商的要求、厂家的产品安排、线上销售情况、对经销商的帮扶机制、惩罚机制等,以便经销商全面评估,做出是否代理合作该品牌的准确判断。
经销商在代理品牌之间,需要全面了解情况,考察工厂、了解口碑、了解合作政策,深刻理解协议规定的奖惩条款。
二是针对可能损害经销商利益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又没有协议的约定,厂家最好提前做足评估,将事情的影响控制在经销商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争取跟经销商实现利益共享。
三是将主动帮扶纳入企业运营的标配,帮助经销商解决经营问题。厂家最好能够组建主动营销团队,跟经销商一起工作,一城一策、一商一策,联手推动业务进入正轨。
邓超明认为,双方合力,联手做大流量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再内部明确利益分享机制,把蛋糕都留在内部,对任何厂商而言,无疑都是最佳选择。
(文章来源:大材研究,侵删)
【延伸阅读】
罚款金额超50万元!又有大量假冒卫浴产品被查
前三季度卫浴市场总结:配套卫浴产品累计268万件
九牧智能马桶工厂分布式光伏项目竣工
最高涨240%!又有卫浴企业宣布涨价
海鸥住工法定代表人由唐台英变更为陈巍
10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环比上涨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