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厂热情不减 家居企业如何“危中找机”?
今年以来,中企出海似乎频繁遇挫,先有小米在印度遭遇巨额罚款,后有比亚迪提出在印度建厂遭拒。
事实上,早从去年开始,已有多家在东南亚设厂的家具工厂表示“日子不好过”,以越南为例,由于人工、用地成本急剧上升,再叠加电荒、出口荒等因素,不少家具厂面临着日渐增大的经营压力。
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复苏,海外市场虽不景气但体量庞大,家居企业到底该如何“进退”?
家居建材“出海”,热度不停
我国家居企业的出海之路,早从90年代就开始了。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沙发、床垫、办公家居成为了彼时家居出口的核心品类,也造就了喜临门、梦百合、永艺、恒林等家居出海的“鼻祖”。
不过,国内品牌出海初期,大多是以国际代加工业务为主,中国家居品牌仍然要藏于幕后。但也正是得益于这一阶段的布局,国内家居企业才能逐渐积累更多资本,并在渠道管理、外销管理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日后产能出海准备好条件。
(图片来源:家居新范式-公众号,侵删)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我国的家居出口需求也开始放缓。再叠加原材料价格、物流运输成本,以及在贸易摩擦下的关税压力,越来越多家居企业开始加快产能出海的步伐,这在2018年左右到达了顶峰。
据公 开 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顾家家居、敏华控股、梦百合、匠心家居、麒盛科技、永艺股份、恒林股份、乐歌股份8家以出口为主业的家居企业,在全球共有19个海外生产基地。
从生产基地的分布情况来看,墨西哥、越南都是各企业的优先选择,主要是因为这两地都有人力资源和区位运输的优势,比如家居企业在墨西哥建厂就能更好触及欧美市场。
(图片来源:家居新范式-公众号,侵删)
在产能出海的同时,家居新范式发现不少企业也在加速资本出海。比如2018-2021年间,曲美家居累计出资超40亿元人民币完成对Ekonres的收购,也被称为中国家居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足以看出资本到海外跑马圈地的野心。
但在此之后,家居企业的出海热情却开始骤降。过去几年,在出口经济的盛况之下,家居厂商似乎都能赚个盆满钵满。但从2022年开始,当疫情影响开始褪去,家居企业的外销业务却开始面临一些“瓶颈”。
一方面,全球经济在疫情后表现疲软,家居等大件消费品的需求也有所收缩。据海关总署披露显示,2022年1-12月中国家具类累计零售额达到1635亿元,累计下降7.5%。
另一方面,企业扎堆建厂的越南,也因为经济过热而出现人工高、租金贵等情况。更重要的是,进入2023年后,越南曾引以为傲的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今年1-4月,越南出口同比下降11.8%,进口同比下降15.4%。
最大的问题,还是贸易摩擦、疫情影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全球供应链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的运输和原材料成本也遭受着更大的压力。
不过,家居新范式发现,来到2023年,企业的出海热情似乎再度“燃”起来。在陶瓷、新材料、家居、家电领域,不少企业都在加快出海步伐。
在家居领域,爱丽家居将在墨西哥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主要生产 PVC 弹性地板;尚品宅配则与缅甸最大家具公司Sweety Home达成深度合作,携手开拓缅甸定制家居市场;志邦家居的志邦旗舰店已于6月在新加坡开业,主营中高端整家定制系列。
在陶瓷、新材料领域,展辰新材料的泰国工厂已在今年7月正式投产;据陶城报报道, 2023年1月以来,福建、温州、山东等地的陶企合计已有8个投资项目通过审批,目的地包括沙特阿拉伯、秘鲁、乌兹别克斯坦等。
在家电领域,海尔在埃及的生态园已在今年3月举行了奠基仪式;万和电气也在埃及和泰国投资建设海外制造基地,其泰国工厂也在今年4月奠基。
©海尔埃及生态园奠基仪式(图片来源:海尔官网-公众号,侵删)
寻求增量,目光不止东南亚
由此可见,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但出海投资仍是国内家居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尽管政策红利轮番下发,但目前国内家居市场还难言“全面回春”,企业仍需提前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另一方面,虽然东南亚市场的用工成本上涨不少,但仍有不少成本优势,关键还可以降低出口欧美的阻力。
但家居新范式也发现,虽然“出海”趋势仍在,但家居企业也有了更多新的想法。
首先,企业不再只瞄准东南亚,而是将出海目的地放在了中东、非洲等地,比如上文曾提到的沙特阿拉伯、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埃及。
以中东市场为例,其处在亚洲、欧洲、非洲三地的枢纽位置,在这里建厂能够辐射更为广阔的市场。此外,大部分中东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大部分日用品仍依赖进口,供需关系更为对口。
此外,在“一 带 一 路”等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与中东之间的投资近年来不断发展,我国与中东的进出口规模在2017-2022 年间实现了15.9%的年复合增长率,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营商环境。
其次,家居企业也从“重金出海”变成了“轻资产出海”。像曲美家居当年豪掷千金收购海外品牌的案例近年是越来越少见了,企业更倾向选择战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共赢。
比如尚品宅配这几年一直以技术、产业管理模式出海,比如其跟缅甸最大的家具公司Sweety Home的合作,尚品宅配主要提供技术输出,以帮助Sweety Home在当地完成设计、销售、生产全屋定制家具。
近期,还有多家企业用更加“轻巧”的方式出海,那就是通过官宣全球代言人,快速帮助自身品牌树立海外形象。比如索菲亚官宣倪妮成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欧派官宣胡歌成为其品牌的全球代言人;公牛集团找来国际超模刘雯做品牌代言人。
(图片来源:索菲亚家居-公众号,侵删)
也有企业选择成本更低的跨境电商模式向外输出产品,比如乐歌股份、林氏家居等,通过海外电商平台、自建独立站或DTC模式,实现产品外销。
©林氏家居在进行跨境电商直播(图片来源:林氏家居-公众号,侵删)
出海前景,仍然喜忧参半
不过,虽然家居企业在出海之路上有了新的想法和动作,但那些它们曾经在越南市场上踩过的坑,仍然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雷”。
首先,是劳动力素质的问题,虽然海外市场的用工成本较低,但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也更低,往往缺少成熟、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主动性和用于工作的时间都低于其他国家。
有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在中东国家建厂,辞退伊 斯 兰教员工前需要先通知工会,加上不同国家风俗文化不同,当地有些工人领的是周薪,工人流动性大也会对工厂生产带来不便。
另外,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市场环境等都有所不同,中小型家居企业出海,还有可能碰到不少“黑天鹅”事件。即便是小米如此大的企业都在印度因税务问题被罚没巨额资金,更何况是缺乏当地资源背景的普通生意人呢?
最后,关税波动对家居企业而言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目前不少家居企业之所以出海建厂,是因为从这些国家出口家具到欧美市场,将能获得更优惠的税率,但关税也是会变化的。
去年7月,东非共同体决定将对外关税税率定为35%。在此之前,其对外关税的税率结构分为三个档次,原材料、生产资料和制成品的进口关税依次为0%、10%和25%,对比之下,涨幅不低。
由此可见,家居企业出海并非只是简单投钱建厂即可,一家企业要深入渗透到当地市场,是需要长期地布局和磨合。
比如在陶瓷领域较为成功的出海企业广州森大和科达,它们都是花了20多年扎根在非常市场,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移人才,才能在国外建立起一支骨干团队,简单依靠国外招聘是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
©科达非洲陶瓷工厂生产现场(南方+)(图片来源:科达瓷砖-公众号,侵删)
结语
诚然,家居企业在海外投资生产基地,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但这一举动明显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除了要考虑国外市场需求之外,还有国际贸易风险、国外政府法律等更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影响着企业的海外发展。
因此,家居企业出海更需要学会“危中找机”,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平衡考虑出海建厂、出海并购、出海合作以及跨境电商等不同出海风险的风险与收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才能与海外市场共创共赢。
(文章来源:家居新范式-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欧派699、贝壳收购爱空间背后:家居行业开启真正的洗牌!
线下经营困局重重,富森美、好莱客、皮阿诺如何通过社群营销解决获客痛点、高效引流?
单月业绩破10亿!贝壳明年收购爱空间后,家装业务能否继续狂飙?
第11届装饰纸与饰面板定制家居产业链创新研讨会即将举行
索菲亚A股定增5亿至6.137亿元,获深交所通过
《大智造》中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栏目启动会成功举办